灌土猴

土猴 土,音too 5 。土猴即會鑽洞的蟋蟀。 直溜溜 很直的樣子。 兜 音tau 1 。

按照《台灣通史》所記載,土猴與蟋蟀是不同的,載稱:「土猴形如蟋蟀,身肥髭短而色白,炸油可食。」小時候,常與同伴一起到埔園灌土猴,有時候一洞可抓到二隻蟋蟀,這種等待甕中捉土猴的心情,真是樂趣無窮,可玩上大半天。有句俗話說:「土猴損五穀」,意思是指蟋蟀損壞農作物,隱喻為糟蹋糧食。怪不得,土猴不除不快呀!

溝仔水
直溜溜
空罐仔
入水灌土猴
土猴
土猴
大水淹您 兜
趕緊出來
趕緊走
出來您兜門腳口

台灣螻蛄 Gryllotalpa formosana Shiraki

肚伯仔(蟋蟀)&土狗(螻蛄)



(螻蛄科) 體長 30 - 35 mm,體色褐色,下翅比上翅長,前足具一
排大釘齒,狀如釘耙,善於掘土。白晝都躲在地底,黃昏時到地面活動具趨光性。螻蛄善於疾走、游泳、飛行、挖洞和鳴叫稱得上是五項全能的昆蟲。 本種俗稱《土狗》 雌蟲有護卵及哺育若蟲的習性 。生活於平地至低海山區,喜歡潮濕的泥地,在昔日常見牠們在水田裡游泳,隨著環境的變遷這類的昆蟲越來越不容易看見 。(無人抓來烤食、抓好玩的)

台灣大蟋蟀 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htenstein) 1796

台灣大蟋蟀

(蟋蟀科)體長32-45mm,體型肥胖,頭部圓,黃褐色,前胸背板暗褐色但側邊為黃褐色,背面具不明顯的黃褐色中線,中線兩邊尚有紅褐色斑,翅膀黑褐色,側視腹部可見,雄蟲具渦形斑紋,雌蟲則無,各腳黃褐色,後腳較發達,具尾毛,雌蟲有產卵管。生活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成蟲於夏、秋季出現,具夜行性會趨光。在過去農業年代,本種為常見種, 俗稱 土猴、土伯仔、大蟋蟀、大土狗等,數量多時有人會 捉來烤食。



回到生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