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大冠鷲 |
人類環境下大雕的生存之道 |
台灣猛禽研究通訊試刊第號 |
林文宏 |
各種野生動物原本都有牠們在自然界中的生存之道,然而整個地球經過人類的無度開發後,大部分接近人類環境的野生動物都遭受巨大浩劫,或瀕危或絕種。然而,仍有少數物種能在這種惡劣環境下愈挫愈勇,與人類共舞,頗值得做為保育生物學上的研究案例。
大冠鷲無疑是台灣最常見的猛禽,牠的體型在台灣鳥類的尺度而言堪稱巨大,卻能安然生活於人類聚落旁,顯然已發展出一套成功的生存之道。要認識牠的生存之道,可從牠生活史的兩大課題-獵食與繁殖來探討。
獵食
食物的豐寡,直接影響動物的分布與數量;覓食的成敗,則立即攸關個體的存亡。大冠鷲又名「蛇雕」,眾所週知牠以蛇為主食。台灣目前蛇類的數量仍然非常多,雖然一般人不常在野外遇見活蛇,但這是因為蛇類非常機敏善於躲藏,而非因其量少。報導大蛇潛入民宅的新聞總是一再發生,可為明證。
日行性的蛇類因其冷血體質,天亮後必須先充分暖身後才能活動自如。因此,能夠吸收陽光保持熱量、提供蛇類暖身場所的岩石與裸地成為其棲地的必備要素。有趣的是,人類的開發無意中創造了許多這樣的環境。在山區各種道路、小徑、石階、墓園、茶園、果園等都是蛇類棲息的新好環境。正因此,大冠鷲也連帶受惠。
大冠鷲受限於體大笨拙、飛行不靈巧,因此不但無法在空中獵食,也沒有在密林中獵食的本領。牠的獵食完全在地面進行,理想的獵場雖然仍以森林為巨棲地,然而地景(landscape)中必須鑲崁部分開闊平坦的破碎空間,在這些空間內無長草、灌叢的阻擋,以利其獵食。換言之,人類砍伐森林、使其破碎化(fragmentation)後,創造出上段所提及的各種半墾植地不僅適合蛇類棲息,更與大冠鷲喜愛的獵場完全契合。
獵食時,大冠鷲採取居高臨下的定點突襲法,在獵場中尋找一棵視野良好的大樹,棲於橫枝,耐心向地面張望,等待獵物出現。由於其獵物大多屬於短視的動物,因此大冠鷲毋庸費心掩蔽,可大搖大擺地選擇枯枝作為瞭望枝。這樣的耐心等候可長達1小時以上,一旦獵物自藏身的密林或灌叢中現身至裸地時,牠會拿捏最佳時機俯衝突襲。這些小動物雖然近視可不笨拙,逃命的速度也是其快無比,大冠鷲若一擊未中,仍會以快速跑步的方式追逐數公尺,在這短短2,3秒內決定這次狩獵的成敗。這段決定性的「第二擊」所需的空間再度解釋了裸地對大冠鷲獵食的重要性。
在此,筆者建議有興趣的鳥友來做這樣的實驗:找一棵大冠鷲曾經停棲覓食的樹,爬上去,靜靜地用望遠鏡搜索地面,看看究竟會有哪些動物出現?至於下一步:跳下去追捕,可省略,免得出人命。
筆者雖然尚未去實行這個臆想中的實驗,但過去幾年來在觀音山倒是與猛禽會的夥伴們用多種方法(望遠鏡觀察、掩蔽攝影、遙控攝影、採食繭等)紀錄到不少食物紀錄。其中,若將1995年筆者的調查與1998年張月烜的調查結果合併來看,共得93筆食物紀錄。簡單的統計如下:
分類 |
種類細目 |
次數 |
所佔比例 |
爬蟲綱˙蛇亞目 |
青蛇、細紋南蛇、臭青公...等 |
65 |
70% |
爬蟲綱˙蜥蜴亞目 |
印度蜓蜥、中國石龍子、攀蜥...等 |
14 |
15% |
兩生綱˙無尾目 |
蟾蜍...等 |
2 |
2% |
哺乳綱 |
鼴鼠 |
4 |
4% |
鳥綱 |
領角鴞雛 |
1 |
1% |
無脊椎動物 |
大蚯蚓、蜈蚣...等 |
4 |
4% |
其他 |
相思樹葉、食繭 |
3 |
3% |
由所紀錄到的近百筆記錄可知:毫無疑問大冠鷲完全以地棲動物為食,且以蛇為主食,若以重量來計,蛇類達到90%以上。蜥蜴是與蛇同時出現的候選獵物,數量雖多,但體瘦小、投資報酬率較低,是等不到蛇的情況下不得已的次要選擇。至於其他獵物的比例雖少,但絕非不重要。尤其在蛇、蜥皆不活動的陰雨天,蟾蜍、大蚯蚓、鼴鼠等都是牠度過飢餓困境的重要替代食物。
繁殖
繁殖的成敗,關係著物種族群的興衰。假如某種動物的族群現在看似普遍,但因種種因素(如衰老個體過多、棲地容量飽和、基因庫過小等)致使繁殖成功率過低,則這種動物將來也會步上瀕危末途;反之,即使某種動物現在看似稀少,只要其繁殖的成功率高,將會展現快速驚人的族群復原能力。
大冠鷲的繁殖,基本上與其他鳥類並無太大的差異,然而由於體型大,每一階段都比小鳥費時,整個繁殖過程顯得極為漫長。從1月就可見求偶展示飛行、3月份築巢產卵、4月份卵孵化、7~8月份幼鳥離巢、其後親鳥仍需就近照顧數個月之久,因此一隻大冠鷲幼鳥的養成獨立大約要花掉其雙親將近一整年的努力。由此觀之,筆者推測同一對大冠鷲無法每年都繁殖。筆者在觀音山10年來的觀察,該區最保守(僅以眼見為憑)的估計有30隻(或15對)大冠鷲,然而每年僅有少數有繁殖,也就是整個族群以「輪流繁殖、緩慢補充」的方式成長中。依筆者看法,這是一個非常健康而穩定的族群動態模式。
限於篇幅,筆者不擬涉入繁殖細節,僅舉出大冠鷲繁殖最具特色之處。首先,牠僅產1卵,且無「該引與亞伯現象」,雙親長期共同照顧雛鳥,凡此種種可謂是採「量少質精」繁殖策略物種(生態學上稱為K-species)的最佳代表。筆者在1992~1998年間共觀察了台北近郊的7個大冠鷲繁殖案例,其中僅有1巢失敗,原因不詳。以鳥類而言,這樣的繁殖成功率(6/7)是奇高無比了。有趣的是,唯一繁殖失敗的案例是7個巢中最遠離人煙、環境最原始者;該巢固然無人類迫害的顧慮,但四周卻有許多野生動物出沒,其中,凶悍的藍鵲是筆者懷疑將稚齡雛鳥殺害的元兇。
其次,大部分大冠鷲的巢離人類活動(房舍、道路)很近,在長達近半年的卵雛階段中,如何避免被人發現巢是整個繁殖成敗的關鍵。大冠鷲究竟是怎樣辦到的?其實只有一句話:「謹慎,再謹慎」,不僅親鳥善於察言觀色,絕不在「壞人」面前出入巢,且連幼鳥在成長過程也是乖巧安靜,從不躁動,將暴露的機率降到最低。
結語
把人類的威脅與破壞力轉化為助力,這就是大冠鷲「大隻若愚」之處,也是所有能適應人類環境的野生動物共同的智慧。
|